时下,伦敦奥运会进行的如火如荼,赛场内外群情激昂,四年一次的等待让这项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盛会再度绽放光芒。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是人们不变的追求,然而聚光灯前,中国人对于金牌梦的苛求一度令这项盛会失色不已。
可以经常阅见的一个画面是,运动员在获得金牌后,随之便成为媒体和官员的拥趸,赞助奖金和签约合同蜂拥而至。相形之下,那些获得银牌铜牌或者在该项运动当中取得突破性成就的运动员则无人问津,冷落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名利场的过度追求,以至于对待体育的态度甚至有些扭曲。
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男子56公斤级举重银牌的的吴景彪赛后对媒体称对不起祖国,试问,在奥运这个舞台上,除了实力,还有机遇、环境等其他客观因素,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拿到先前预期中的成绩。获得银牌的同时说明运动员已经战胜了其他诸多选手,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自我的安慰,运动员在赛前的备战中确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的苛求,输不起成为运动员在选择这条职业道路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很多时候,金牌的多寡是衡量一国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准。北京奥运,中国史无前例的获得了51枚金牌,这其中除了巨大的主场优势以外,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不过光芒之下,在一些世界主流项目上,中国却始终裹足不前,比如游泳、田径、足球、篮球等,如果在这些方面不能获得逾越,体育强国终难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
拿足球来说,中国的男足未能在大赛中获得理想成绩并不是因为球员不好,而是和国内的体制有关。一方面,从足球人口的数量上,中国和其他足球强国要相差很远,报道称中国的足球人口仅有3万人,而可以对比的是的德国足球人口有100万,对应后者8000万的总人口,中国的足球人口比例远远偏低,没有后备力量的支撑,何谈足球事业?另一方面,在足球赛制的运行当中,中国也是弊端丛生。商业利益操作的背后,足球联赛假球事件频繁曝光,体育竞赛精神远远被置于一边,这一点也是阻碍中国足球前进的重要原因。
其实,再回过头来看,中国式体育强国之路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以及以人为本的基准上进行,同时这也是奥运会举办的宗旨所在。奥运会是一个向全世界人民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健康、积极、友爱的形象来传播体育精神,也许意义远比金牌要重要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