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胀率处于五年高点3%,高于英国央行的2%目标。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面临退欧的深度不确定性,增长率只有欧元区的一半。
上月的路透调查中,大多数分析师都表示,现在不是升息的合适时机,不过仍预计英国央行将加快步伐。
英国央行(BOE)如果在11月加息,也只是把去年英国意外公投退欧后紧急降息的部分又调升回来。
不过许多英国企业担心升息或许会对消费者心态造成巨大影响。
“我在全国走访时,企业问到了很多有关英国央行的问题,”英国工业联盟(CBI)首席经济学家 Rain Newton-Smith说。
“人们对第一次升息带来的心理冲击倍感紧张。”
近年来,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ichael Carney)以及英国央行多次试图释出可能在何时升息的信号,但都以失败告终。
英国经济出现的意外状况一再令加息指引偏离轨道,一名英国议员甚至在2014年戏称卡尼是“不靠谱的男朋友”。
6月英镑先是下挫,之后又因卡尼在八天内两次发表讲话而回升。卡尼似乎改变了暗示的重点,从不急于考虑加息转为称可能有必要加息一次。
沟通困难
英国央行多次重申预计其将“有限度且缓慢地”升息,呼应了其他很多央行对经济抱持审慎的态度。
英国央行官员就像全球其他央行官员一样,越来越多地尝试找到和借款者沟通的最好方式。
曾几何时各国央行以几近守口如瓶的方式运作,甚至不公开宣布利率的变动,如今卡尼则定期接受媒体访问,直接对消费者及企业发表讲话。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按计划发展,英国央行官员抱怨称在媒体报导中通常看不到这种细微的差异。
“这一点并不能总是得到充分了解,”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Andy Haldane)本月稍早在一场活动上发表讲话后对记者表示。“当数据变化及实际情况改变时,我们的观点也需要相应调整。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观点以前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有时会改变。”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 500)驻欧洲首席分析师Jean Michel Six表示,如果英国央行继续按兵不动,可能造成信誉受损的风险。 |